7月29日,特朗普发文:“有假新闻称我正在寻求中美会晤,这不对,我没寻求任何东西!我可能会去中国,但前提是中方发出邀请,但目前有关邀请已延期了。” 特朗普这番话,活脱脱是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的现实版。 他一边急着摆手说没在求着跟中国见面,一边又忙着说“可能会去中国”,还特意提了“邀请延期”这回事。这种说法看着是在澄清,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他既想保住面子,又不想错过跟中国打交道的机会。 要知道,中国外交部的态度一直挺稳。7月29日的记者会上,有人问起特朗普说“收到邀请”这事儿,发言人就说“看之前的新闻稿就行”,不肯定也不否定。 这态度其实不复杂,中国向来讲究“互相尊重、平等互利”,要是美方总在科技限制、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,还想靠耍嘴皮子谈条件,那肯定谈不拢。 就像最近,美国说要暂停对中国新的出口限制,明眼人都知道,这是想给特朗普访华铺路,可这种拿好处当筹码的做法,中国怎么可能买账? 特朗普心里的小算盘其实不难猜。他以前就喜欢靠元首见面签大单子,2017年去沙特,一下子弄了上千亿的军售合同。这招他觉得好用,于是今年又来了一遭,结果还真让他在明面上谈成了,尽管实际能不能执行到位有待商榷,但好歹面子是挣到了。 可现在美国经济一堆麻烦:对中国出口掉得厉害,国债快扛不住了,连稀土这种关键东西都得看中国脸色。那些靠出口吃饭的美国企业,还有种庄稼的农民,都盼着他能跟中国谈成点啥,好缓解压力。 可特朗普又拉不下脸直说,怕被人说“求着中国”,只能用这种绕圈子的方式放话。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内部的乱劲儿。特朗普这边刚放话,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就跳出来骂,说他这是“让中国占便宜”,还把赖清德没捞到好跟贸易谈判扯到一起,这说明美国内部对怎么跟中国打交道吵得厉害。 特朗普夹在中间也难:既要让企业和农民满意,又得应付那些喊着“对中国强硬”的人,只能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话两边糊弄。 说到底,中美要好好打交道,靠耍小聪明没用。中国一直是这个态度:该坚持的原则绝不退让,但真要合作也敞开门。可要是美方总想着靠装样子、摆架子来谈条件,那肯定成不了事。 就像以前中美签的经贸协议,要是都按“平等互利”来办,双方都能得好处,可要是总想着自己占便宜,最后只能是白忙活。 特朗普要是真为美国好,不如少点弯弯绕,实实在在跟中国谈。毕竟,企业要订单、农民要销路,靠嘴皮子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。 摆着架子等“邀请”,又舍不得放弃机会,这种纠结下去,最后耽误的还是美国自己的事。